5月19日,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年全国科技周暨北京科技周”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本届科技周以“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为主题,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五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主线,集中展示新能源智能汽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药健康、前沿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展项和互动体验产品等众多项目。
5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市科委”)联合召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五周年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之2019年北京科技周成效专场新闻发布会”。市科委副巡视员张志松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情况,发布会由市科委办公室主任兼宣传与科普处处长龚维幂主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作为北京科技周创新成果展示代表之一参加了发布会并发言。
2019年北京科技周活动落下帷幕,在这场8天的科技和科普盛宴中,共吸引12万人次现场参观。每年举办的科技周活动,已成为公众了解、体验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窗口。国创中心本次参展的两项技术成果“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平台”及“高性能新型两挡电驱动总成”,因其关键性共性技术导向及前瞻性技术创新,获得了主办方认可及好评,“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平台”关注前瞻性清洁能源,顺应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高性能新型两挡电驱动总成”使动力的输出更加平稳顺畅。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平台”更是因其在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战略地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借由新闻发布会,这项创新技术终于向公众揭开其神秘面纱。
“氢”风劲吹“绿”产业——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平台
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国创中心牵头,与北汽新能源、亿华通、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集成了电电混合式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实现了乘用车搭载,并完成了燃料电池轿车整车开发,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通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及整车开发,整合了燃料电池汽车及关键部件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重点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了京津冀地区燃料电池整体产业链协同发展;2.采用电电混合动力系统设计,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前机舱整体集成,突破了高功率密度的动力系统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3.混合动力系统的国产化开发,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填补了国内产业链空白;4.整车集成了70MPa车载高压储氢瓶及阀体管路,保证高续航里程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空间利用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燃料电池轿车的集成开发,不仅填补了北京地区产业空白,实现了技术积累和储备,同时为国创中心全新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填补国内空白——高性能新型两挡电驱动总成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首个自有项目,主要为基于国创中心的整车开源技术开发平台,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绿传科技开发的一款无动力中断两挡自动变速器,从而填补国内空白。该总成能满足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新能源车型搭载需求。首台样机已于2019年1月底完成试制,目前正进行两挡变速器和电驱动总成的温升、效率、NVH等台架试验,TCU基础标定以及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等测试工作。
国创中心是科技部推动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的技术创新中心,也是汽车行业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等委办局的支持下,在技术创新方面,国创中心起到平台化的作用,具体来讲,就是打造一个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平台,集中力量攻克共性“卡脖子”技术,强化创新成果应用转化。作为中心平台,国创中心一方面聚集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另一方面,连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端,通过加速升级孵化,推动创新成果量产上车应用。通过打造这样的平台,解决“政产学研用资创”的痛点和瓶颈,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世界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