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017年11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关于“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大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科技部制定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布局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2018年1月11日,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获得科技部函复北京市《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函》(国科函[2018]12号),2018年3月1日正式揭牌运营,是科技部推动建设的汽车行业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也是首个以市场化资源配置为机制、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创中心是科技部、北京市探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聚集新能源汽车产业科研力量、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大举措。
五年,强化顶层规划,践行“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创中心定位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明确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促进新能源汽车共性关键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为新能源汽车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积极落实汽车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引领作用,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战略,凝聚高水平创新人才,突破前沿技术,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动态调整和优化技术创新路线图,以创新战略引领和加速产业技术融合创新。国创中心以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策源地为总体目标,力争打造“一个中心”、“两个高地”、“三个平台”。“一个中心”,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共性、前沿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中心;“两个高地”,即打造引领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服务的技术、标准、模式的输出高地,新能源汽车高端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三个平台”,即建设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面向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学术交流、专业咨询、高端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立足北京、面向全球的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科研转化的金融创投平台。
五年,技术研发驱动新能源汽车踔厉奋发,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路径。国创中心立足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产业链中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坚持“研发做产业、技术为产品”,梳理出“卡脖子”和“长板”技术,提出明确的技术创新目标和攻关任务,累计研发投入20亿+,撬动社会资金70亿+;承担国家/地方重大专项27项,累计研发项目44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全球第一。但是,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缺芯少魂”(芯,指芯片;魂, 指操作系统)两大挑战,能否解决“缺芯少魂”问题,是行业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芯片方面,国内首次系统建立车规级关键芯片标准体系,填补了国内汽车芯片产业链空白;首创了从芯片端到车端应用的“车规级芯片垂直测试平台”及关键技术,形成对芯片器件/芯片系统/控制器部件/整车4个层级测试评价能力,完成中国首款自研车规级芯片的产品认证;累计开展道路试验验证超过300万公里,含24万公里高低温严苛环境试验验证,为自主车规级芯片大规模产品化应用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联合中国汽车芯片创新战略联盟,整合300家生态伙伴,为整车与芯片两个万亿级产业“牵线搭桥”;以中国汽车芯片创新大赛为抓手,征集梳理100多项创新成果,开辟中国汽车“芯”领域新赛道。操作系统方面,搭建首个汽车设计软件工具链及信息化平台,深度挖掘CAD/CAE/CAM/电子电控仿真软件/智能网联仿真软件/车载操作系统等领域需求,逐步建立完善我国汽车研发软件开发、应用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中国汽车研发软件的国产化和自主化,切实解决产业“卡脖子”问题。
五年,技术融合催化汽车产业变革,激发创新活力成果斐然。随着汽车产业加速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技术之间、产业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发展趋势, 技术产业创新呈现多点突破态势。国创中心聚焦“电子电气智能化、能源动力电动化、汽车设计数字化”,从源头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成果转化,着力打造“汽车芯片、数字化汽车”两个生态平台支撑相关产业集群建设。国创中心构建多技术群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链式变革。一是在汽车电子方向,开发“高通信带宽、高信息安全、内外网联、模块化可拓展”的中央网关控制器平台样机,完成第二代样机系统测试,交付车企正在进行实车测试。二是高性能电驱方向,与谢菲尔德大学中英联合研究中心共建,进行先进电机架构与算法研究;在SiC芯片封装、测试和电驱系统已形成技术基础;研发国内首台200kW功率级电机模拟器和先进高速电机测试台架。三是先进车载储方向,产学院合作研究掌握三种电池粉体材料的整套工艺技术,完成三种电池材料规模化制备工艺的可行性验证。车载储氢方面完成70MPa车载储氢气瓶开发,验证各种纤维工艺技术路线和铺层方式,已开展高压储氢系统关键管阀件开发和车载储氢系统安全评估和预警系统前期开发,初步构建了氢系统安全算法模型。四是数字化设计方向,开展新能源智能汽车应用场景数字化体验和人因分析研究(前瞻技术和人车交互),支持新能源智能汽车新产品定义开发、人因场景仿真验证等。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全新的平台体系,在组建模式、体制机制、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运营管理、团队建设、项目合作、收益分配等方面尚无固定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国创中心贯彻党的二十大赋予新时代科技现代化的新使命,紧盯建设科技强国、汽车强国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部署,准确把握技术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最大增量”的战略举措,奋力谱写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高质量发展新华章。